2025 年 5 月 14 日,小学教育系组织 30 余名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围绕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核心议题,分学科方向教研组、专业基础课程教研组展开深入交流。本次研讨特别邀请崔玉平教授、包乌兰教授两位银龄专家担任主讲,为教师们传经送宝,指点迷津。

在学科方向组教研环节,崔玉平教授结合多年科研经验,从选题、投稿、深耕方向等方面给出了系统性指导。他强调,科研选题要抓痛点、攻难点,贴政策,跟时政,紧密围绕教育领域热点问题,如新课标落地、乡村教育均衡、师资培训创新等,从 跨学科课堂设计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等实际问题切入,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在投稿策略上,崔教授建议教师们从小目标 起步,初期可选择地方性教育期刊或二本院校学报,如《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积累经验后再逐步申报市厅级课题,向高层次项目进阶,形成论文 - 课题 - 实践 的良性循环。此外,他还鼓励教师们聚焦学科与教改深耕,立足专业特色,围绕差异化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融合等教改方向展开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推动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双提升。崔教授的指导为学科方向团队厘清了 政策导向 - 阶梯发展 - 实践落地的科研路径,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教研组的研讨氛围同样热烈,包乌兰教授以谦逊的态度和耐心的讲解,分享了自己从教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她语重心长地告诫老师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拿好自己的饭碗,而拿好饭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上好课,而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随后,包教授针对每门课程逐一进行指导,从把握学科前沿动态、结合个人兴趣专长两个维度提出建议。她指出,教师们可先研读核心期刊相关领域文献,梳理学科发展的热点趋势,同时结合近年国家政策法规导向,筛选合适的研究方向。若能将研究与日常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优化研究思路,就能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包教授的解答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为大家在夯实教学基础的同时精准锚定科研方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此次专题研讨活动,两位银龄专家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为小学教育系教师在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及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切实可行的建议。研讨会后,教师们分别结合自身情况分享了学习心得:学科方向团队后续将根据崔教授的指导,细化选题方向,通过协作攻关提升整体科研水平;专业基础课程教研组的教师们也将以包教授的建议为指引,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研方向,推动专业建设与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
VR全景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