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实践育人理念,云南工商学院教育学院体育系助力合嵩明润泽(彝家部落)共同为嵩明县嵩阳第二小学400余名学生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于2025年4月18日在嵩明县彝家部落庄园举行,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自然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中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一、研学实践:链接课本知识与真实世界
本次活动以“行走的课堂”为主题,围绕自然探索与民族文化体验两大主线展开。在云南工商学院体育系郭雷、庄立、高英博三位老师的带领下,15名学生志愿者全程护航,组织学生参与四大特色环节:
1. 自然观察课堂:学生走进田园牧场,通过近距离观察鸡、鸭、鹅等家禽的生活习性,学习动物科普知识,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2. 课本植物大发现:结合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学生手持课本在庄园内实地辨识植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认知;
3. 白族扎染技艺体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在布料上创作蓝白相间的扎染纹样,感受白族传统工艺的魅力;
4. 手工陶艺创作:在陶艺工坊中,学生亲手揉泥、拉坯、塑形,完成独一无二的陶器作品,体悟匠心精神。
二、多元协作:高校赋能乡村振兴
云南工商学院教育学院体育系郭雷主任表示,此次活动是高校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创新尝试:“我们不仅派出专业师生团队保障活动安全,更通过设计融合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实践课程,助力乡村学生五育并举。”嵩明润泽(彝家部落)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则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在地资源支持,其负责人强调:“希望通过研学活动,让年轻一代了解彝族、白族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学生反响: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嵩阳二小五年级学生李明(化名)兴奋地展示自己的扎染方巾:“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扎染,今天自己动手才知道图案是‘扎’出来的!我要把这块方巾送给妈妈。”带队教师庄立观察到,许多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展现出课堂之外的领导力和创造力:“当他们用课本知识成功找到指定植物时,眼里闪烁的成就感令人感动。”
本次研学活动是云南工商学院教育学院“校地协同育人”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实践教育合作网络,为更多学校搭建知行合一的学习平台,推动教育资源高质量发展。
VR全景看校